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读龚遂传》 全文: 卖剑令买牛,卖刀令买犊。 千古传名谈,此义欠三复。 卖必有买者,刀剑仍齐俗。 力耕果谁是,何致有积蓄。 设曰售他方,道远舂粮宿。 以邻国为壑,亦非王政穆。 王生所教言,天子悦谦牧。 日日不相视,悤忙醉相告。 少卿本通政,明经蕴以夙。 数语谁弗知,奚待彼私淑。 马迁已好奇,孟坚继其躅。 不如斯者多,史策诚难读。
参考注释他方别处;他乡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文德郭皇后传》:“诸亲戚嫁娶,自当与乡里门户匹敌者,不得因势,彊与他方人婚也。”《京本通俗小说·错斩崔宁》:“这段公事,果然是小娘子与那 崔寧 谋财害命的时节,他两人须连夜逃走他方,怎的又去邻舍人家借宿一宵?” 茅盾 《昙》:“她机械地翻过了一页又一页的书,她的心魂却远在梦幻的他方。” 舂粮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适百里者宿舂粮,适千里者三月聚粮。”原指隔宿捣米备粮。后也以“舂粮”作百里的代称。 宋 苏轼 《王郑州挽词》:“那知聚散舂粮外,便有悲欢过隙中!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