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牛焘的《吴越王》 全文: 亭长归故乡,三候歌乐章。 人情重怀土,锦衣自项王。 临安钱具美,意气何扬扬。 贩盐无赖子,起家自钱塘。 兵屯八百里,倒戈贼惊惶。 功成守兹土,一剑凛寒霜。 玉带留盟府,名马赐骕骦。 自以仲谋比,为命拜朱梁。 城名衣锦里,山作功臣坊。 还乡歌三节,慨慷比高皇。 呜呼唐季多草窃,图谶何荒唐。 东南尽割据,两京茂草黄。 汴渠啸鸼钌,六鹢助披猖。 钱氏亦盗耳,据守固封疆。 潮头三千弩,何不射虎狼。 昭谏悲陵谷,野鹤自高翔。 帝秦鲁连耻,霸越鸱夷亡。 坐拥州四十,宫室移相望。 一朝怀桑梓,父老*共彷徨。 平生不逾洛,何自来归装。 无孛无欺徒虚语,鞭箠聚敛德何凉。 梦魂惭愧凌烟阁,表忠区区姓谥扬。 徒为新朝守,多藏自厚亡。
参考注释潮头潮水的浪峰。 唐 窦常 《北固晚眺》诗:“山趾北来固,潮头西去长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一一九回:“寺内众僧,推开窗,指着那潮头,叫 鲁智深 看。” 郭沫若 《楚霸王自*杀》:“人马的声音终和潮头一样,涌进视野里来了。” 三千(1).《书·吕刑》:“墨罚之属千,劓罚之属千,剕罚之属五百,宫罚之属三百,大辟之罚二百。五刑之属三千。”后因以“三千”指古代所有的刑罚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群传》:“夫三千之属,虽未可悉復,若斯数者,时之所患,宜先施用。”《晋书·谢尚传》:“夫无后之罪,三千所不过。”《南史·孔琳之传》:“若三千行於叔世,必有踊贵之尤,此五帝不相循法,肉刑不可悉復者也。” (2).泛言数目之多。 三国 魏 陈琳 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长城何连连,连连三千里。” 唐 李白 《秋浦歌》之十五:“白髮三千丈,缘愁似箇长。” (3).指三千大千世界。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与诸道人辨宗论》:“三世长於百年,三千广於 赤县 ;四部多於户口,七宝妙於石沙。” 何不 为什么不——用反问语气,表示应该或可以 你何不大胆试一试 虎狼 比喻穷凶极恶的人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