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楼钥的《赵资政建三层楼中层藏书》 全文: 危楼杰立潭府雄,仰望惊瞿何穹窿。 擎以八柱真良工,恍如木天移海东。 扶栏三*级横复纵,八窗交映光玲珑。 更上一层迥不同,历览万象俱空濛。 东南太白金峩峰,西山千叠青芙蓉。 环绕不断如屏风,平畴弥望禾芃芃。 城郭市井聚螘蜂,烟树高低知几丛。 澄湖一片磨青铜,潮来江涨银在鎔。 海匝三垂属提封,四山宽围城在中。 地平楼小望易穷,安得高卧陈元龙。 丽谯公府难从容,二阁均在道佛宫。 江山得助无遗踪,眼前突兀忽此逢。 主人干国成栋隆,鼎彜久书柱石功。 名遂身退兹明农,卜筑深静依高墉。 百间朗朗罗心胸,咄嗟不待鼛鼓冬。 最后奇观凌虚空,窗户未须湿青红。 似闻庐陵周益公,亦作此楼高於崧。 相望落落见两翁,心匠不谋如影从。 我欲效颦意方浓,一朝登眺若发矇,不愿侍公饮千种,不愿舞女给予歌僮。 插架三万牙签重,此身愿为书蠹虫。 不然相陪夕阳舂,与公凭栏送冥鸿。
名句书法欣赏 地平楼小望易穷,安得高卧陈元龙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地平(1).谓水土得到治理。参见“ 地平天成 ”。 (2).地面平坦。 唐 杜甫 《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》:“地平江动 蜀 ,天阔树浮 秦 。” 唐 刘禹锡 《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》诗:“羣动翛然一顾中,天高地平千万里。” (3).地平面;地平线。 清 恽敬 《杂说》:“盖地之体九万里,地平之上, 中国 所见日出,东西不及五万里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三》:“地无正平,目所见处皆为平,至广漠之野,四望天地相接处,其圆中规,中高而四隤之证也,是为地平。圆规之外,目不见者则地平下矣。” 黄澜 《送李生孟夐留学美利坚》诗:“星精倚马忧天坠,日驭挥戈上地平。” 高卧(1) 高枕而卧 解衣铺被,准备高卧 (2) 比喻隐居;亦指隐居不仕的人 卿屡违朝旨,高卧东山,诸人每相与言, 安石(谢安的字)不肯出,将如苍生何。——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 元龙(1).道教语。犹元阳。道教对“得道”的别称。《西游记》第一回:“有分有缘休俗愿,无忧无虑会元龙。” (2).指皇帝。《西游记》第十一回:“天下多官称上寿,朝中众宰贺元龙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