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陶应靁的《古诗二首》 全文: 晨选期门士,大猎南山阳。 白日照旌旗,咫尺临清光。 之子才且武,结发在戎行。 控弮拉羆虎,馀勇殊未央。 回车宴五柞,举烽令行觞。 禾黍被中野,松柏生高冈。 借问何所思,所思在冀方。 彼美冀方士,安得同翱翔。 峨峨切云冠,奕奕夫容剑。 扬扬徒旅繁,济济驾紫燕。 行行向双阙,去上未央殿。 君明臣亦良,四海毕清晏。 斋房多灵芝,郊薮凤凰见。 群臣亦何为,称功劝封禅。 中夜整冠带,览彼明月光。 屏营不能寐,忧心独怦怦。 危坐待月发,牵牛直南荣。 盈庭树兰蕙,芬香日凋零。 客行随所适,感物怀故乡。 朝发雁门道,夕入兰台宫。 佳宾会若云,列鼎吹笙簧。 终岁极燕乐,保己有馀庆。
参考注释借问 敬辞,用于向别人询问事情;请问 借问酒家何处有? 何所何处。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,又不知其何所人。” 唐 韩愈 《感春》诗之一:“我所思兮在何所?情多地遐兮徧处处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新人新人听我语:我所思兮在何所?” 所思(1).所思慕的人;所思虑的事。《楚辞·九歌·山鬼》:“被石兰兮带杜衡,折芳馨兮遗所思。” 唐 孟郊 《同年春宴》诗:“幽蘅发空曲,芳杜绵所思。” 明 刘基 《杂诗》:“欲采寄所思,不惮道路远。” (2).泛指思考。 洪深 《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》下篇四:“音乐者在有所思有所感的时候,他便连缀若干声音把他的所思所感表达出来!” 冀方古泛指中原地区。《书·五子之歌》:“有此冀方。” 蔡沉 集传:“ 尧 授 舜 , 舜 授 禹 ,皆都 冀州 。言 冀 方者,举中以包外也。”《孔子家语·正论解》:“《夏书》曰:‘维彼 陶唐 ,率彼天常,在此 冀 方。’” 王肃 注:“中国为 冀 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