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汲惠泉烹竹垆歌四叠旧作韵》 全文: 屡叠旧韵众所闻,可因难易作辍分。 即今竹垆凡五咏,然何曾契诗之群。 黄墩远望境如画,梁溪溯泛川绝尘。 精蓝虽演梵其梵,惠山实具文而文。 禅枝护径益古貌,慧草绕砌饶净芬。 炽然人固有来在,泊如佛岂论新陈。 西厢听松庵夙悉,默无语乃情如敦。 竹垆不任受烈火,乾枝细擘为精薪。 陆羽秘诀纵未学,要当以静不以纷。 惠泉咫尺可用汲,驰符调水讵足云。 漪澜堂近聚星远,歌体却效聚星权。 抚笺得句便言返,胜处讵宜恋意存。 溪路烟堤俱识旧,老瞻幼仰如怀新。 人情为田吾所笃,林林者固怀中珍。 林林者固怀中珍,呵避慢亟缇骑人。
参考注释得句谓诗人觅得佳句。 唐 周贺 《上陕府姚中丞》诗:“成家尽是经纶后,得句应多諫諍餘。” 宋 陆游 《晴甫一日复大风雨连日不止遣怀》诗:“得句已无前辈赏,开编时与古人游。” 元 萨都剌 《高邮至邵伯》诗之一:“有时得句无人和,风雨寒窻夜读书。” 清 曹寅 《秋日过访芥公》诗:“得句闻敲鉢,逃禪媿闭关。”参见“ 觅句 ”。 便言 巧于言辞,能说会道 年始十八*九,便言多令才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胜处美好的地方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清水》:“南峰北岭,多结禪栖之士,东巖西谷,又是刹灵之图;竹柏之怀与神心妙远,仁智之性共山水效深,更为胜处也。”《敦煌变文集·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》:“承供养者,现世福资,为亡者转生于胜处。” 明 唐顺之 《石屋山志序》:“ 石屋 者, 安成 山水之胜处也, 彭君 隐焉而乐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