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元干的《水调歌头》 全文: 放浪形骸外,憔悴山泽癯。 倒冠落佩,此心不待白髭须。 聊复脱身鵷鹭,未暇先寻水竹,矫首汉庭疏。 长夏啖丹荔,两纪傲闲居。 忽风飘,连雨打,向西湖。 藕花深处,尚能同载曲生无。 听子谈天舌本,浇我书空胸次,醉卧踏冰壶。 毕竟凌烟像,何似辋川图。
参考注释长夏(1).指阴历六月。《素问·六节藏象论》:“春胜长夏。” 王冰 注:“所谓长夏者,六月也。” (2).指夏日。因其白昼较长,故称。 唐 沉佺期 《有所思》诗:“坐看长夏晚,秋月照罗幃。” 金 蔡珪 《寄通州王倅》诗:“长夏少人事,官闲帘户深。” 清 刘大櫆 《游百门泉记》:“亭外廊四,周廊之内,老柏十数株蔽日,长夏坐其内不知有暑也。” 丹荔(1).荔枝。因色红,故称。 唐 戴叔伦 《春日早朝应制》诗:“丹荔来金闕,朱樱贡玉盘。” 宋 陆游 《南窗擘黄柑独酌有感》诗:“何限人间堪恨事,黄柑丹荔不同时。” (2).略呈赤色的薜荔。 宋 陆游 《焚香赋》:“暴丹荔之衣,庄芳兰之茁。” 闲居 避人独居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