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过荆山桥》 全文: 桥长三里计,纳水原自宽。 侵寻沙淤之,微湖去路艰。 因之事疏剔,本图泄涨澜。 沙弗远运去,积堤齐桥栏。 占河十之六,功同不疏然。 大吏前致辞,已足受涨川。 徒观堤以外,齐桥芃麦田。 桥建苟非虚,河疏功乃捐。 二者必居一,吾心实未安。 于凡待目击,吁嗟此实难。
参考注释疏剔清理剔除。 宋 苏辙 《民政策上·第五道》:“臣闻近代以来,天下之变备矣。世之君子随其破败而为之立法,补苴缺漏,疏剔棼秽,其为法亦已尽矣。” 本图本来的意图,本心。《北齐书·王琳传》:“虽本图不遂, 鄴 人亦以此重之,待遇甚厚。”《隋书·李密传》:“今者, 密 欲正言,还恐追踪二子,阿諛顺意,又非 密 之本图。” 金 王若虚 《别家》诗:“到子身安是本图,何须身外觅浮虚。” 清 谭嗣同 《仁学》四二:“然则 中国 谋自强,益不容缓矣。名之曰‘自强’,则其责在己而不在人,故慎毋为復仇雪耻之説,以自乱其本图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