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郑廷玉的《牧羊关》 全文: 这分两儿轻和重。 刘均佑云:也有十两五钱不等。 正末唱:金银是真共假。 刘均佑云:俱是赤金白银。 正末唱:他可是肯心肯意的还咱。 刘均佑云:都肯还。 若不肯还呵。 连他家锅也拿将来。 正末云:正是恩不放债。 南无阿弥陀佛。 兄弟。 将一个来我看。 刘均佑递银科云:哥哥。 雪白的银子你看。 正末接银子印忍字惊科。 唱:我这里恰才便汤着,却又早印下,又不曾有印板,也须要墨糊刷。 布袋云:这忍字须当忍者。 正末唱:师父道忍呵须当忍。 刘均佑云:这个银子又好。 正末唱:抬去波我可是敢拿也不敢拿。
参考注释正末元 杂剧里扮演男主角的脚色行当,相当 明 以后戏剧里的“生”。 元 关汉卿 《鲁斋郎》楔子:“正末扮 张珪 引祇候上。” 元 马致远 《任风子》第一折:“正末扮 任屠 同旦 李氏 上。” 可是(1) ——连接分句、句子或段落,表示转折关系,常和前面的“虽然”相呼应;先由“虽然”引出一层意思,后用“可是”一转,引出相反或不一致的意思。相当于“但是” 他虽然有病,可是仍继续工作 (2) 然而 可是他错了 (3) 真是;实在是 要论人家姚大叔,老成持重,又有骨气,可是百里挑一。—— 杨朔《三千里江山》 (4) 却是 现在可是换了一个说法了 (5) 是否 却从鼻尖跑下,又用冷舌头来舐我的嘴唇了,不知道可是表示亲爱。——鲁迅《野草》 (6) 还是 你这鱼是卖的,可是博的?——元· 李文蔚《燕青博鱼》 心肯心里同意;许可。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小星》:“只为穷愁五马,空嘆身孤;因而悵望双娥,还期心肯。”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但小妾千里相从,义难顿絶,容归与商之。得其心肯,当奉復耳。” 清 李渔 《蜃中楼·幻因》:“心肯处,四偶相俱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