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静寄山房》 全文: 轩楹临水裔,水在万山中。 不尽智仁趣,由来气味同。 至人归静寄,百世仰鸿功。 试看灵台辟,宁因游赏攻。
参考注释至人(1).道家指超凡脱俗,达到无我境界的人。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至人神矣!大泽焚而不能热, 河 汉 沍而不能寒,疾雷破山、风振海而不能惊。”《庄子·外物》:“唯至人乃能游於世而不僻,顺人而不失己。” (2).旧指思想或道德修养最高超的人。《荀子·天论》:“故明於天人之分,则可谓至人矣。”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至人遗物兮,独与道俱。” 司马贞 索隐引 张机 曰:“体尽於圣,德美之极,谓之至人。” 三国 魏 嵇康 《声无哀乐论》:“若夫 郑 声,是音声之至妙。妙音感人,犹美色*惑志,耽槃荒酒,易以丧业,自非至人,孰能御之!” 静寄优闲地寄寓、依托。 晋 陶潜 《停云》诗:“静寄东轩,春醪独抚。” 宋 陆游 《渔隐堂独坐至夕》诗:“三尺桐丝多静寄,一樽玉瀣足幽欣。” 百世 很多世代;很长时期(一世,三十年) 斯固百世之遇也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 百世之怨也。——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 流芳百世 鸿功丰功伟绩。 清 蒲松龄 《拟四子赞》:“是必赞其鸿功,乃能彰其至德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