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陆龟蒙的《丁隐君歌》 全文: 华阳儿童道士南游儿童归,手中半卷青萝衣。 自言逋客持赠我,乃是钱塘丁翰之。 连江大抵多奇岫,独话君家最奇秀。 盘烧天竺春儿童肥,儿童倚洞庭秋石瘦。 草堂暗引龙泓溜,老树根株若蹲兽。 霜浓果熟未容收,往往儿童杂猿狖。 去岁猖狂有黄寇,官军解散无人斗。 满城奔迸翰之闲,只把枯松塞圭窦。 前度相逢正卖文,一钱不直虚云云。 今来利作采樵客,可以抛身麋鹿群。 丁隐君,丁隐君,叩头且莫变名氏,即日更寻丁隐君。
参考注释往往(1) 每每;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(2) 处处;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。——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 卒中往往语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 往往有得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禅山记》 (3)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,军遂溃,往往稍降太尉、梁军。——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 则文学彬彬稍进,诗书往往间出。——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 儿童 年纪小于少年的幼孩 儿童相见不相识。——唐· 贺知章《回乡偶书》 猿狖亦作“猨狖”。泛指猿猴。《楚辞·九章·涉江》:“深林杳以冥冥兮,乃猨狖之所居。” 汉 班固 《西都赋》:“猨狖失木,豺狼慑窜。” 唐 杜甫 《天狗赋》:“色似狻猊,小如猿狖。” 清 顾炎武 《赠黄职方师正书》:“崎嶇遂奔亡,空山侣猿狖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