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《韩子华石淙庄》 全文: 绛侯百万兵,尚畏书牍背。 功名意不已,数与危机会。 我公抱绝识,凛凛镇横溃。 欲收伊吕迹,远与巢由对。 誓言虽未从,久已断诸内。 区区为怀祖,颇觉羲之隘。 此身随造物,一叶舞澎湃。 田园不早定,归宿终安在。 彼美石淙庄,每到百事废。 泉流知人意,屈折作涛濑。 寒光洗肝膈,清响跨竽籁。 我旧门前客,放言不自外。 园中亦何有,荟蔚可胜计。 请公试回首,岁晚余苍桧。
参考注释寒光 惨白令人心寒的光 寒光一闪,刀已出鞘 肝膈见“ 肝鬲 ”。 清响(1).清脆的响声。 汉 王粲 《七哀诗》之二:“流波激清响,猴猿临岸吟。” 唐 孟浩然 《夏日南亭怀辛大》诗:“荷风送香气,竹露滴清响。” 鲁迅 《彷徨·伤逝》:“在久待的焦躁中,一听到皮鞋的高底尖触着砖路的清响,是怎样地使我骤然生动起来呵!” (2).声音清脆宏亮。 徐迟 《牡丹》:“她的声音明亮如山泉,但这方面,她也严格地控制着自己,因而连她的细若游丝的行腔也是清响激越的。” 竽籁(1).竽和箫。《文选·宋玉<高唐赋>》:“纤条悲鸣,声似竽籟。清浊相如,五变四会。感心动耳,迴肠伤气。” 吕向 注:“竽,笙属;籟,簫也。” 唐 杜甫 《柟树为风雨所拔叹》诗:“野客频留惧雪霜,行人不过听竽籟。” 宋 王安石 《白紵山》诗:“峰峦帐锦绣,草木吹竽籟。” (2).从空穴中发出的吹竽般的声音。 清 吴光 《游虞山韶音洞》诗:“探奇寻古嶠,巘竇临清瀨。空谷响易奔,万窍咸竽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