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韦庄的《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》 全文: 峨嵋山下能琴客,似醉似狂人不测。 何须见我眼偏青,未见我身头已白。 茫茫四海本无家,一片愁云飏秋碧。 壶中醉卧日月明,世上长游天地窄。 晋朝叔夜旧相知,蜀郡文君小来识。 后生常建彼何人,赠我篇章苦雕刻。 名卿名相尽知音,遇酒遇琴无间隔。 如今世乱独翛然,天外鸿飞招不得。 余今正泣杨朱泪,八月边城风刮地。 霓旌绛旆忽相寻,为我尊前横绿绮。 一弹猛雨随手来,再弹白雪连天起。 凄凄清清松上风,咽咽幽幽陇头水。 吟蜂绕树去不来,别鹤引雏飞又止。 锦麟不动惟侧头,白马仰听空竖耳。 广陵故事无人知,古人不说今人疑。 子期子野俱不见,乌啼鬼哭空伤悲。 坐中词客悄无语,帘外月华庭欲午。 为君吟作听琴歌,为我留名系仙谱。
名句书法欣赏 名卿名相尽知音,遇酒遇琴无间隔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相尽彼此畅所欲言,毫无保留。《史记·乐毅列传》:“室有语,不相尽,以告邻里。”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丞相与 殷 ( 殷浩 )共相往反,其餘诸贤畧无所关。既彼我相尽,丞相乃嘆曰:‘向来语乃竟未知理源所归。’” 宋 王安石 《与孟逸秘校手书》之六:“遇足下于此,最为相尽。” 知音(1) 古代伯牙善于弹琴,钟子期善于听琴,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 子期死, 伯牙绝弦,以无知音者。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 (2)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,能赏识的人 (3) 知心朋友 间隔(1) 指两个类似的事物之间的空间或时间的距离。 (2) 隔断 遂与外人间隔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