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一利一弊》 全文: 俗云一利有一弊,久于政者知信然。 然而一弊亦一利,虽非常经亦合权。 壮图谓今之外吏,库之帑项多空悬。 将欲补阙护其过,不取诸民取孰焉。 斯语我岂未闻之,清查二字讵易言。 不为己甚去其甚,执两用中古训传。 但彼已见诸奏章,置而弗问失颟顸。 因即命彼历四省,抽查仓库各项全。 复命面询捐项者,养廉之馀用以捐。 所言皆虚自认过,吏议欺罔重罪干。 笑而谓彼愚用巧,免罪降用聊从宽。 各省仓库胥补足,弗动声色吏民安。 岂非一弊获一利,彼言不中我政便。
参考注释复命执行命令后回报。例句:遂归复命。——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 五月奉简书祭告公陵,寻晋太仆寺少卿,事竣复命。——明 孔贞运《明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》 捐项(1).旧指捐官缴纳的款项。《清会典事例·吏部·处分例》:“各督抚遇有侵吞捐项之员,自行查明参奏,即免其议处。” (2).指政府征收的捐款。 许地山 《危巢坠简·街头巷尾之伦*理》:“他看是个‘街知事’,然而除掉捐项、指挥汽车和跟洋车夫捣麻烦以外,一概的事情都不知。” 养廉(1).培养并保持廉洁的美德。 唐 司空图 《太尉琅琊王公河中生祠碑》:“均能劝勇,俭足养廉。”《宋史·职官志十二》:“诸路职官,各有职田,所以养廉也。”《金史·忠义传二·从坦》:“若实给俸粟之半,少足养廉,则可责其効力。” (2).见“ 养廉银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