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欧阳修的《感二子》 全文: 黄河一千年一清,岐山鸣凤不再鸣。 自从苏梅二子死,天地寂默收雷声。 百虫坏户不启蛰,万木逢春不发萌。 岂无百鸟解言语,喧呼终日无人听。 二子精思极搜抉,天地鬼神无遁情。 及其放笔骋豪俊,笔下万物生光荣。 古人谓此◇天巧,命短疑为天公憎。 昔时李杜争横行,麒麟凤凰世所惊。 二物非能致太平,须时太平然后生。 开元天宝物盛极,自此中原疲战争。 英雄白骨化黄土,富贵何止浮云轻。 唯有文章烂日星,气凌山岳常峥嵘。 贤愚自古皆共尽,突兀空留后世名。
名句书法欣赏 二物非能致太平,须时太平然后生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。——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 须时(1).些须时间;短时期。 宋 梅尧臣 《寄永兴招讨夏太尉》诗:“且缓须时励犀卒,终期拉朽功莫当。” (2).等待时机。 宋 叶适 《送刘德修》诗:“蛰雷正须时,春雨宜满泽。” 然后 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,或一段的开头,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,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,有的跟前一分句的“先”、“首先”相呼应 然后皇上与康先生之意始能少通。—— 清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