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方回的《饮兴道观有感五首》 全文: 尔时儒者定应无,问政胡为不问儒。 五代乱离千血阵,万山深杳一丹炉。 能容隐遁犹难必,遽谓飞升岂不诬。 我欲卜邻聊避俗,未须跳入长房壶。
名句书法欣赏 能容隐遁犹难必,遽谓飞升岂不诬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容隐包庇隐瞒。《后汉书·徐防传》:“伏见太学试博士弟子,皆以意説,不修家法,私相容隐,开生姦路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论元稹第三状》:“内外权贵亲党纵横,有大过大罪者,必相容隐而已,陛下从此无由得知。”《古今小说·杨八老越国奇逢》:“其出掠亦各分部统,自称大王之号。到回去,仍復隐讳了。劫掠得金帛,均分受用,亦有将十分中一二分,献与本岛头目,互相容隐。” 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莅任·发各告示》:“仍有犯者,准令举发,给予优奬。倘有容隐,一经查出,本犯照新例处死。” 难必难以肯定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立宪纪闻》:“立宪之事,既如是繁重,而程度之能之与否,又在难必之数。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王志文》:“唯近来之出版界,真是战战兢兢,所以能登与否,亦正难必。” 飞升(1) 旧指修炼成功,飞腾上天 一人飞升,仙及鸡犬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 (2) 往上升;往上飞 不诬不妄;不假。《礼记·表记》:“是故君有责於其臣,臣有死於其言,故其受禄不诬。” 孔颖达 疏:“以其言善乃受禄,是受禄不诬罔也。”《后汉书·杜林传论》:“ 杜林 行义,烈士假其命。《易》曰:‘人之所助者信’,有不诬矣。” 明 文徵明 《题李西台千文》:“今观此书,信不诬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