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高似孙的《金人捧露盘(送范东叔给事帅维扬)》 全文: 下明光,违宣曲,上扬州。 玉帐暖、十万貔貅。 梅花照雪,月随歌吹到江头。 牙樯锦缆,听雁声、夜宿瓜州。 南山客,东山妓,蒲萄酒,鷫鸘裘。 占何逊、杜牧风流。 琼花红叶,做珠帘、十里遨头。 竹西歌吹,理新曲、人在春楼。
参考注释山客(1).隐士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正郭》:“若不能结踪山客,离羣独往,则当掩景渊洿,韜鳞括囊。”《魏书·裴衍传》:“詔曰:‘知欲养痾中岳,练石 嵩岭 ,栖素云根,饵芝清壑。腾跡之操,深用嘉焉。但治缺古风,有愧山客耳。’” 唐 王维 《田园乐》诗之六:“花落家童未扫,鶯啼山客犹眠。” 清 王夫之 《小楼雨枕》诗:“江城二月催寒雨,山客三更梦岭云。” (2).居住在山中的人。 宋 李石 《续博物志》卷七:“毛女在 华山 ,山客猎师世世见之。” 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甲部第一章:“主人知之,鞭责千百,锁之空房,卖之山客。” (3).踯躅的雅称。 宋 姚宽 《西溪丛语》卷上:“昔 张敏叔 有《十客图》,忘其名。予长兄 伯声 尝得三十客:‘牡丹为贵客……躑躅为山客。’”躑躅,即杜鹃花。 东山妓(1).指 晋 谢安 在 东山 居住时所畜养的能歌善舞的女艺人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识鉴》:“ 谢公 在 东山 畜妓。 简文 曰:‘ 安石 必出。既与人同乐,亦不得不与人同忧。’” 明 何景明 《寄怀端虚堂》诗:“ 谢安 亦有 东山 妓, 文举 元多 北海 宾。” (2).泛指能歌善舞的女艺人。 蒲萄酒见“ 葡萄酒 ”。 鸘裘即鷫鸘裘。 唐 胡宿 《雪》诗:“日高独拥鸘裘卧,谁乞 长安 取酒金。” 明 徐渭 《次张长治韵》:“自古阴晴谁料得,莫辞连夜典鸘裘。” 清 方文 《访孙豹人不遇因题其壁》诗:“虽乏沽酒钱,鸘裘犹未敝。”参见“ 鷫鸘裘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