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李商隐的《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》 全文: 下客依莲幕,明公念竹林。 纵然膺使命,何以奉徽音。 投刺虽伤晚,酬恩岂在今。 迎来新琐闼,从到碧瑶岑。 水势初知海,天文始识参。 固惭非贾谊,惟恐后陈琳。 前席惊虚辱,华樽许细斟。 尚怜秦痔苦,不遣楚醪沈。 既载从戎笔,仍披选胜襟。 泷通伏波柱,帘对有虞琴。 宅与严城接,门藏别岫深。 阁凉松冉冉,堂静桂森森。 社内容周续,乡中保展禽。 白衣居士访,乌帽逸人寻。 佞佛将成传,耽书或类淫。 长怀五羖赎,终著九州箴。 良讯封鸳绮,余光借玳簪。 张衡愁浩浩,沈约瘦愔愔。 芦白疑粘鬓,枫丹欲照心。 归期无雁报,旅抱有猿侵。 短日安能驻,低云只有阴。 乱鸦冲晒网,寒女簇遥砧。 东道违宁久,西园望不禁。 江生魂黯黯,泉客泪涔涔。 逸翰应藏法,高辞肯浪吟。 数须传庾翼,莫独与卢谌。 假寐凭书簏,哀吟叩剑镡。 未尝贪偃息,那复议登临。 彼美回清镜,其谁受曲针。 人皆向燕路,无乃费黄金。
名句书法欣赏 白衣居士访,乌帽逸人寻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白衣(1) 白色衣服 新娘身穿白衣 (2) 平民;未曾获得功名的人 (3) 古代官府中的小吏 居士(1) 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佛的人的泛称 (2) 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乌帽 黑帽。唐时贵族戴乌纱帽,后来上下通用。乌纱帽后来成为闲居的常服。简称乌纱 忠烈青衣乌帽。—— 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 逸人犹逸民。《后汉书·赵岐传》:“ 汉 有逸人,姓 赵 名 嘉 。有志无时,命也奈何!” 唐 高瑾 《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》诗:“逸人谈发,仙御舟来。” 清 钱大昕 《廿二史考异·后汉书二·法雄传》:“ 子真 ,在《逸人传》。逸人即逸民。 章怀 ( 李贤 )避讳,改为人字,后来追改,不及徧检,它传故或改或否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