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两浙叹》 全文: 两浙去岁夏灾重,隰田龟坼艰耘种。 谷贵民饥俗不恬,底怪闾阎多盗鬨。 救荒筹策诏频颁,发廪通商留漕贡。 复念任恤亦小补,好施授爵劝素封。 昨闻冬月过阴寒,冰阻长河盈尺冻。 冻开旋又愁水缺,粟船浅涩难浮送。 迩来春雨云涨增,更苦连绵致霪涷。 亟待晴和资发生,南望宵衣增恻恫。 吾民何辜屡遇阨,纵施人力难为用。 民情岂能免怨咨,益虑伤和深内讼。 调幕无能繄谁责,自知奚待风人讽。
参考注释晴和 天气晴朗,气候温和 天气晴和 发生(1) 原来不存在的事情出现了 发生事故 村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(2) 出现 成功的婚姻不会自动发生,而是由人创造出来的 (3) 产生、兴起 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——唐· 杜甫《春夜喜雨》 宵衣(1).天不亮就穿衣起身。旧时多用以称颂帝王勤于政事。 南朝 陈 徐陵 《陈文皇帝哀册文》:“勤民听政,昃食宵衣。” 唐 许浑 《秋日早朝》诗:“宵衣应待絶更筹,环珮鏘鏘月下楼。”《旧唐书·懿宗纪》:“况荷十七圣之鸿休,绍三百年之庆祚,将求理本,敢忘宵衣。” 宋 王禹偁 《献转运使雷谏议》诗之二:“父子有才同富国,君王无事免宵衣。”参见“ 宵衣旰食 ”。 (2).黑色的丝服。古代妇女助祭时所穿。宵,通“ 綃 ”。《仪礼·士昏礼》:“姆纚笄宵衣在其右。” 郑玄 注:“宵,读为《诗》‘素衣朱綃’之綃;《鲁诗》以綃为綺属也;姆,亦玄衣;以綃为领,因以为名,且相别耳。”《仪礼·特牲馈食礼》:“主妇纚笄宵衣,立于房中,南面。” 郑玄 注:“宵,綺属也。此衣染之以黑,其繒本名宵……凡妇人助祭者同服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