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哨鹿》 全文: 白露虽已过,气暄鹿鸣迟。 天道自南北,一端此可譬。 山庄过中秋,应候呦声试。 哨必有定所,松岩特佳地。 披星出御营,霜坂跋轻骑。 一畅寻乐怀,一寓习劳意。 习劳以身先,与众无不同。 仄径步屴崱,短衣披蒙茸。 丛薄影白月,绝壁下峭风。 低语学衔枚,锐进拟袭攻。 回头语额驸,去岁追贼踪。 诚不负教养,读书曾深宫。 深宫宁不逸,塞野有底好。 绳武贵弗忘,是中有要道。 晏起在所戒,冒冷天将晓。 减从四五人,攀陟穷峰㟽。 八叉忽作声,餮切羊肠绕。 一鎗立毙之,今日机缘巧。 缘巧匪恒逢,未劳实鲜味。 取佳进慈宁,高擎驰飞骑。 所馀命剥割,野食颁众暨。 人擅屠坦工,斤斧髋髀试。 芒刃固不缺,是谓善乘势。 陡然忆西师,捷音尚待至。
参考注释剥割割削。犹言盘剥、搜刮。《后汉书·宦者传序》:“皆剥割萌黎,竞恣奢欲。”《魏书·萧衍传》:“剥割苍生,肌肉略尽,刳剔黔首,骨髓俱罄。” 野食(1).在野外进食。 汉 班固 《西都赋》:“割鲜野食,举烽命釂。” 唐 杜甫 《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》:“林居看蚁穴,野食待鱼罾。” 清 李斗 《扬州画舫录·虹桥录下》:“野食谓之餉。画舫多食於野。” (2).指禽兽在野外找到的食物。 张天心 《北京烤鸭与南京板鸭》:“可以把它们(指北京鸭)赶入河川田野内去寻觅野食,使它们长得更快、更好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