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王祯的《薅马》 全文: 尝见儿童喜相迓,抖擞繁缨骑竹马。 今落田家薅具中,髣髴形模悬跨下。 头尾微昂如据鞍,腹胁中虚深仰瓦。 乘来垄上敛褰裳,借竹于人宽两髁。 初无鞭辔手不施,只有丛草常满把。 昔闻坡老歌秧田,以木为躯名我假。 虽云制度各殊工,不出同涂趋稼野。 岂无燕市骐骥材,千里驱驰汗如泻。 亦有尚厩麒麟姿,路乘一鸣何似哑。 争如寓器干同宫,刍秣不烦殃咎寡。 又如画幅出龙媒,过目徒教费模写。 尤疑铁骑响风檐,聒耳胡为劳铸冶。 岂知创物利于民,独有老农真智者。 朝骑暮去有常程,暑月奔忙非夏庌。 荼蓼朽止方告劳,杳不闻期驯里厦。 回看所历稼如云,拟贺丰穰奏豳雅。 功成翻为一长嗟,控御由人多用舍。
参考注释荼蓼(1).荼和蓼。泛指田野沼泽间的杂草。《诗·周颂·良耜》:“以薅荼蓼。” 毛 传:“蓼,水草也。” 宋 杨万里 《庸言》:“圣人仁及草木,而 后稷 必薅荼蓼。” (2).荼味苦,蓼味辛,因比喻艰难困苦。《后汉书·陈蕃传》:“今帝祚未立,政事日蹙,诸君奈何委荼蓼之苦,息偃在牀,於义不足,焉得仁乎!”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序致》:“年始九岁,便丁荼蓼,家涂离散,百口索然。” 宋 王禹偁 《谢转刑部郎中表》:“伏遇皇帝陛下,祗奉顾命,钦承庆基,荼蓼之情,既遵於易月,蓼萧之泽,遂洽於溥天。” 告劳 指对别人诉说自己办事的劳苦状 万方告劳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