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咏的《淮西叙别》 全文: 天门高兮未我揭,驱马淮西阴风雪。 高阳狂客夜敲门,清谈大笑倾金尊。 一饮使君楼,腾腾醉未休。 再约娱宾曲,歌舞喧耳目。 宛若是子之哲兮,精神多崛奇。 穆矣簪缨之后兮,动止饶令仪。 繁花不染君子道,大鹏自有飞鸣时。 何顾我之弥弥,不可无言而辞。
名句书法欣赏 宛若是子之哲兮,精神多崛奇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若是 ——一般用在偏正复句中偏句的开头,表示假设,相当于“要是”、“如果”,正句中常用“就”、“便”跟它相呼应 若是似都管看待我们时,并不敢怨怅。——《水浒传》 他若是不去,我们就让别人去 精神(1) 指意识、思维、神志等 精神为之。——汉· 王充《论衡·订鬼篇》 (2) 又 俱用精神。 精神复旧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 (3)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;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(4) 活力;精力 精神饱满 (5) 活跃;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(6) 意志 不挠之精神。——孙文《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》 牺牲精神。 崛奇亦作“崫奇”。奇特,特异。 唐 顾况 《李供奉弹箜篌歌》:“弄调人间不识名,弹尽天下崛奇曲。” 唐 黄滔 《和王舍人崔补阙题福州天王寺》:“郭内青山寺,难论此崫奇。” 宋 叶适 《寄李季章参政》诗:“文章何崛奇,冬雷夏增冰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