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渐逵的《中洞山歌》 全文: 中洞之山天下无,凌虚屹立东南隅。 下通八极连蓬壶,罗浮并峙天柱孤。 谽岈崆峒森廓郛,窈如老树盘根株。 石楼玲珑隐真虚,华峰玉井纷芳华。 阴阳昏荡气候殊,阖辟户牖旋天枢。 上清山人秀清癯,巍峨玉佩芙蓉裾。 石门重关守猿驱,仙灵陟降严符繻。 天帝轸念逋仙徒,香案不供走荒隅。 荏苒岁月老且迂,为我小出真隐图。 右溪伦子仙之儒,飘然羽驭凌朝霞。 追风蹑影行云衢,依栖石室遥为家。 采芳撷翠远踟蹰,欲眇下界悲凡区。 玉班仙僚集阆丘,喜闻灵境心相孚。 何当延伫双飞凫,醉餐凤脯倾遥酥。 镂石紫府持真符,顿令海国成仙都。
参考注释荏苒(1)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过去 荏苒冬春谢,寒暑忽流易。——潘岳《悼亡诗》 光阴荏苒,转瞬又是一年 (2) 草叶柔弱的样子 岁月 年月日子;时间 岁月如流 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,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。——清· 袁枚《黄生借书说》 为我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“损一毫利天下不与,悉天下奉一身不取”的学说。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 杨子 取为我,拔一毛而利天下,不为也。” 小出(1).犹微行。微服以行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谯周传》:“﹝ 刘秀 ﹞在 洛阳 ,尝欲小出,车驾已御, 銚期 諫曰:‘天下未寧,臣诚不愿陛下细行数出。’即时还车。” (2).谓以小部队出击。《晋书·秦秀传》:“以 孙皓 之虚名,足以惊动诸夏,每一小出,虽圣心知其垂亡,然中国輒怀惶怖。” (3).暂时外出。 宋 杨万里 《题盱眙军东南第一山》诗:“不因王事略小出,那得高人同此行。” 真隐真正的隐者。 唐 杜甫 《独酌》诗:“薄劣慙真隐,幽偏得自怡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