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杨维桢的《绿阴亭诗》 全文: 公子迈流俗,淡然薄世荣。 华亭入幽邃,水日有馀清。 高梧罗前庭,修竹被两楹。 重阴秘清昼,好鸟时一鸣。 佳辰展芳燕,良会欣合并。 清歌发绮席,鼓瑟更吹笙。 群公尽词客,列坐故尘缨。 言笑遂真性,觞咏畅幽情。 清阴与日转,不知日东生。
参考注释前庭(1) 正屋前的庭院 (2) 前额 宽阔前庭 (3) 内耳中维持平衡的器官 修竹 细长的竹子 茂林修竹 两楹(1).房屋正厅当中的两根柱子。两楹之间是房屋正中所在,为举行重大仪式和重要活动的地方。《礼记·投壶》:“已拜受矢,进即两楹间。退反位,揖賔就筵。” 汉 刘向 《九叹·愍命》:“戚 宋万 於两楹兮,废 周 邵 於遐夷。” 唐 顾况 《酬本部韦左司》诗:“ 况 与二三子,列坐分两楹。” (2).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 殷 人殯於两楹之间。”后亦以“两楹”借指停放棺柩、举行祭奠之所。《公羊传·定公元年》:“正棺於两楹之间,然后即位。” 晋 陆机 《挽歌》之一:“舍爵两楹位,启殯进灵轜。” 宋 黄庭坚 《司马文正公挽词》之一:“日者倾三接,天乎奠两楹。” (3).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予畴昔之夜,梦坐奠於两楹之间……予殆将死也。”因以“两楹”。表示人之将终。《北史·薛辩传》:“ 裕 曰:‘近梦,恐有两楹之忧。’” (4).指预兆人即将亡故的梦。 宋 范仲淹 《祭吕相公文》:“两楹告兆,万乘兴哀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