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轼的《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柴贻勖左藏以其徒会》 全文: 官园刈苇留枯槎,深冬放火如红霞。 枯槎烧尽有根在,春雨一洗皆萌芽。 黄狐老兔最狡捷,卖侮百兽常矜夸。 年年此厄竟不悟,但爱蒙密争来家。 风回焰卷毛尾热,欲出已被苍鹰遮。 野人来言此最乐,徒手晓出归满车。 巡边将军在近邑,呼来飒飒从矛叉。 戍兵久闲可小试,战鼓虽冻犹堪挝。 雄心欲搏南涧虎,阵势颇学常山蛇。 霜乾火烈声爆野,飞走无路号且呀。 迎人截来砉逢箭,避犬逸去穷投罝。 击鲜走马殊未厌,但恐落日催栖鸦。 弊旗仆鼓坐数获,鞍挂雉兔肩分麚。 主人置酒聚狂客,纷纷醉语晚更哗。 燎毛燔肉不暇割,饮啖直欲追羲娲。 青丘云梦古所咤,与此何啻百倍加。 苦遭谏疏说夷羿,又被赋客嘲淫奢。 岂如闲官走山邑,放旷不与趋朝衙。 农工已毕岁云暮,车骑虽少宾殊佳。 酒酣上马去不告,猎猎霜风吹帽斜。
名句书法欣赏 官园刈苇留枯槎,深冬放火如红霞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枯槎(1).老树的枝杈。《宣和画谱·山水三》:“﹝ 宋迪 ﹞又多喜画松,而枯槎老枿,或高或偃,或孤或双,以至于千株万株,森森然殊可骇也。” 清 宣鼎 《夜雨秋灯录·**》:“ 南 ( 南宫认菴 )挺身……急向怒流踊身投,昏懵中,抱得枯槎,听其掀簸。” (2).亦作“ 枯查 ”。指竹木筏或木船。 宋 苏轼 《和子由木山引水》之一:“ 蜀江 久不见 沧浪 ,江上枯槎远可将。” 明 杨慎 《清源楼观涨》诗之二:“枯槎何处下,怒浪几时平。” 清 方文 《泊紫沙洲》诗:“落日穷簷沽薄酒,寒宵危埂繫枯查。” 深冬 严冬 放火(1) 引火焚烧房屋等 (2) 比喻煽动或发动骚乱事件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