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揭祐民的《淮安王吴山歌六章·其一》 全文: 泽欲流,强用兵。 仁者师,无威声。 持百万,如云行。 令所出,时扬鹰。 不血刃,惟功成。
参考注释血刃(1).血沾刀口。谓杀戮。《荀子·议兵》:“兵不血刃,远邇来服。”《汉书·吴王刘濞传》:“发使赦七国,復其故地,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血刃,谓杀伤人而刃著血也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一一九回:“三军投降者,俱免血刃;抗拒者,全家斩首。” 胡鄂公 《辛亥革命北方实录》:“当此之时,若得数百人於 正阳 、 宣武 、 天安 诸门间,奋臂狂呼,则不血刃而 北京 可得也。” (2).引申指战争。 唐 罗邺 《长城》诗:“谩役生民防极塞,不知血刃起中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