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棣的《伤春词》 全文: 春风兮颸颸,春日兮迟迟。 草木秀兮原野,兰茝芳兮水湄。 美人去兮何所,白云深兮莫窥。 望极浦兮掩泪,倚危槛兮怀思。 嗫嚅兮鳦语,连娟兮蝶飞。 感微物兮灵偶,私自怜兮芳时。 玲珑兮琼佩,沉寂兮蕙帏。 对芳时兮太息,岂独凛秋兮足悲。 香消悴兮□鸾镜,愁委积兮堆蛾眉。 登山临水兮有兰梦,断雁沉鱼兮无锦诗。 鶗鴂鸣兮众芳衰,春冉冉兮不可羁。 人生行乐兮将何之,王孙王孙兮胡胡不归。
参考注释草木(1).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。《易·坤》:“天地变化,草木蕃。” 唐 韩愈 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, 盘谷 之閒,泉甘而土肥,草木藂茂,居民鲜少。” 明 刘基 《<悦茂堂诗>序》:“故人不得其性则痛,鸟兽不得其性则瘏,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。” (2).指荒野。《韩非子·说疑》:“此十二人者,或伏死於窟穴,或槁死於草木,或飢饿於山谷,或沉溺於水泉。” (3).比喻卑贱。多用作自谦之词。 唐 陈子昂 《谏刑书》:“臣草木微品,天恩降休,伏刻肌骨,不敢忘捨。” 宋 苏轼 《笏记》之一:“徒倾艸木之心,莫报乾坤之施。” 原野 旷野;没有树林、建筑物或巨大岩石的大片土地 水湄水边。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:“蒹葭凄凄,白露未晞。所谓伊人,在水之湄。” 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洞庭山》:“ 楚怀王 之时,举羣才赋诗於水湄。”《北齐书·孙腾传》:“ 高祖 与 兆 宴饮於水湄,誓为兄弟。” 前蜀 李珣 《巫山一段云》词之一:“有客经 巫峡 ,停橈向水湄。” 清 周灿 《使交趾诗》:“沧江岸上有荒祠,栘叶棉枝近水湄。” 茅盾 《惊蛰》:“当月白风清之夜,林畔水湄飘荡着他那似哭似诉的悲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