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辙的《送王璋长官赴真定孙和甫辟书》 全文: 昔年旅南服,始识王荆州。 威动千里肃,恩宽行客留。 从容见少子,风采倾凡俦。 温然吐词气,已觉清且修。 不见十五年,相逢话百忧。 青衫走尘土,白发各满头。 新弃东海邑,愿从北诸侯。 北鄙事方夥,饥馑连戈矛。 盟好未可轻,念当事怀柔。 主将今老成,勉尽良计筹。
参考注释温然(1).温和貌。《诗·秦风·小戎》“言念君子,温其如玉” 汉 郑玄 笺:“念君子之性,温然如玉。”《太平广记》卷三四○引 唐 李景亮 《李章武传》:“虽弘道自高,恶为洁饰,而容貌闲美,即之温然。” 明 何景明 《张公去思碑》:“临民温然有餘度,人多易近。” 清 吴敏树 《先考行状》:“顾自其微有知识之日,日趋侍府君於家,而仰其容貌,则见其温然以和,又儼然以庄也。” (2).和润貌。 宋 苏洵 《仲兄字文甫说》:“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,而不得以为文;刻鏤组绣非不文矣,而不可与论乎自然。” (3).温暖貌。 唐 羊士谔 《斋中有兽皮茵偶成咏》:“卧阁幸相宜,温然承宴息。” 唐 姚合 《街西居》诗之二:“日出穷巷喜,温然胜重衣。” 吐词见“ 吐辞 ”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