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之望的《浯溪中兴颂碑》 全文: 蜀日既衰洛日亡,前星灵武腾光芒。 元功百战两京复,万里阿瞒归故乡。 干戈纷纷遍四海,浯碑已立湘江旁。 太师艰难喜粗定,作此大字龙鸾翔。 纸摹缣搨四百载,家家传宝逾琳琅。 唐文中世未变古,燕许偶俪为班扬。 次山之文可也简,此颂未追周鲁商。 禄山滔天等穷浇,春秋之法诛无将。 骋兵二字斥边将,此语岂足惩奸强。 末篇三章颇辞费,笔力不复能铿锵。 磨崖勒铭亦何有,反复自赞乃尔详。 向来各人过许与,举世附和无雌黄。 淮西仆碑无墨客,惜哉不得逢锺王。
参考注释末篇 其进程能按单元划分或表现而有一定篇幅的终极单元 三章(1).三条法律。 汉高祖 刘邦 率兵进入 咸阳 时,与父老约法三章:杀*人者死,伤人及盗抵罪。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。 明 王象春 《书项王庙壁》诗:“三章既沛 秦川 雨,入关又纵 阿房 炬。” 清 蒋业晋 《徙兵行》:“重臣遥遥仗节鉞,抚循备至逾三章。” (2).泛指简单明确的法律或规章。《南史·袁昂传》:“莫严五辟於明君之朝,峻三章於圣主之日。” 颇辞不正之辞,邪说。 清 李慈铭 《越缦堂读书记·史记志疑》:“最谬者辨 禹 无葬 会稽 事一条,尽翻《国语》、《管子》、《墨子》、《吴越春秋》、《越絶书》、《水经注》及本书之説,而独据《论衡》之颇辞, 杜 注《左传》 涂山 之孤解,谓 禹 时 会稽 在荒外,何由廵狩至此?” 笔力 写字、画画、写文章用笔行文的力量;文章的气势 笔力雄健 铿锵 形容乐器声音响亮节奏分明,也用来形容诗词文曲声调响亮,节奏明快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