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大用的《崆峒联句》 全文: 偶维王子棹,因作广城游。 洞自寰中胜,山疑岛上浮。 混茫何世界,开凿几春秋。 阴壑通鲛室,阳河接蜃楼。 奇形生玉垒,仙乐奏浮丘。 乳喷千年雪,泉飞万仞流。 凭虚探险峻,窥奥及深幽。 风磴羊肠绕,云衣石角钩。 行寻黄石去,应为紫芝留。 商岭尊园绮,天台觅阮刘。 风流惭白马,气色望青牛。 杖策云峰麓,扪萝日观头。 千觞倾北海,一榻下南舟。 自起投车辖,高吟送海筹。 世人俱扰扰,吾党自悠悠。 未洽高阳兴,相传郑子邮。 黄金成大业,紫气照沧洲。 醉舞翻长袖,狂歌杂短讴。 凉风催鹢首,落日拥骅骝。 磨石还题句,千秋倘见求。
参考注释磨石 砂岩或天然磨石,用作磨亮、磨光或磨快之用 题句(1).谓就一事一物或一文一图写上一句(或几句)话以表示自己想法。 前蜀 韦庄 《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》:“访僧 红叶寺 ,题句 白云房 。” (2).指题写的字句。 宋 委心子 《新编分门古今类事·谶兆门下·遐周阿环》引《青琐》:“ 李遐周 有道术, 天宝 中作题句以兆 禄山 之乱,曰:‘ 燕 市人皆去, 函关 马不归;若逢山下鬼,环上记罗衣。’”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<死魂灵百图>小引》:“移译序文和每图的题句的,也是 孟十还 君的劳作;题句大概依照译本,但有数处不同,现在也不改从一律;最末一图的题句,不见于第一部中。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孟十还》:“倘有,乞借给我一用,照出后即奉还,如能将图下的题句译示,尤感。” 千秋(1) 千年 (2) 岁月久远 (3) 生日。敬辞,指人的寿辰 今日老祖宗千秋,奶奶生气,岂不惹人议论?——曹雪芹《红楼梦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