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阿桂奏王家庄引河情形诗以志闷》 全文: 十六堡知功难就,因之筹及王家庄。 引河深浚可吸溜,则亦从之令慎详。 自夏徂秋逮两月,不加督率廑南望。 迩缘水长三尺馀,况近白露候已凉。 恐失机会因启放,初时奔注诚汪洋。 而何半日势遂缓,下流不免仍淤塘。 无已复为蓄水法,接筑长坝图顺黄。 河决吾亦经之屡,未如此次为时长。 嗟哉豫民受昏垫,愧心莴目徒茫茫。 秦省近经报得雨,雨优水足应倍常。 源涨委必益浩瀚,庶几因是功堪偿。 吁嗟行水惭无术,七言识事增徊徨。
参考注释嗟哉叹词。 汉 马援 《武溪深行》:“滔滔 武溪 一何深,鸟飞不度,兽不敢临,嗟哉 五溪 兮多毒淫。”《后汉书·耿弇传论》:“嗟哉,义重于生,以至是乎!” 唐 韩愈 《嗟哉董生行》:“嗟哉 董生 朝出耕,夜归读古人书,尽日不得息。” 昏垫陷溺。指困于水灾。亦指水患,灾害。《书·益稷》:“洪水滔天,浩浩怀山襄陵,下民昏垫。” 孔颖达 疏:“言天下之人,遭此大水,精神昏瞀迷惑,无有所知,又若沉溺,皆困此水灾也。 郑 云:‘昏,没也;垫,陷也。 禹 言洪水之时,人有没陷之害。’”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游南亭》诗:“久痗昏垫苦,旅舘眺郊歧。” 宋 王安石 《上龚舍人书》:“比闻天子念东南之民困于昏垫,輟侍从之臣,亲至其地以劳徠安集之。” 清 魏源 《筹河篇下》:“ 沁水 浊悍衝决,使北行入 运 ,则 卫辉 必有昏垫之虞。” 愧心羞惭之心。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其祝史荐信,无愧心矣。” 茫茫 辽阔旷远的样子;模糊不清楚 长天茫茫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 野茫茫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杂歌谣辞·敕勤歌》 夫之茫茫。——明· 顾炎武《复庵记》 茫茫的前景 别时茫茫江浸月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