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许景衡的《渡淮》 全文: 我观淮之源,东行已千里。 扁舟一日下长淮,似与故人相见喜。 不知渡越几涧谷,清澈尚尔无泥滓。 澹然端肯与我俱,试问故人能有几。 荡云沃日穷眼界,茫茫直与天相似。 万艘络绎鼓风蒲,翳翳尘飞明镜里。 况闻水伯时恶剧,雷击风掀浪山起。 岂知生处极幽深,清浅涓涓一泓尔。 吾闻古来养心者,扩而充之亦如此。 自惭学问太迂疏,十载不离蛙井底。 潢污断港何足道,所得未能充口耳。 忽惊浩浩东倾海,会令百川皆绕指。 君看厚地一撮土,本来也是无多子。 人间万事须自强,嗟我蹉跎今老矣。
参考注释厚地指大地。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当君子困贱之时,跼高天,蹐厚地,犹恐有镇厌之祸也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重赋》诗:“厚地植桑麻,所要济生民。” 宋 梅尧臣 《梦感》诗:“生哀百十载,死苦千万春。何为千万春?厚地不復晨。” 清 顾炎武 《再谒天寿山陵》诗:“下蟠厚地深,上峻青天极。” 一撮(1).容量单位,古以六粟为一圭,十圭为一撮,见《孙子算经》;或以四圭为一撮,见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“量多少者不失圭撮”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说。按,今市制一撮等于一市升的千分之一。 (2).用两三个手指所能撮取者。形容微少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今夫地,一撮土之多,及其广厚,载 华岳 而不重,振河海而不洩,万物载焉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三回:“ 安太太 听了,便同 张太太 各拈了一撮香。” 徐光耀 《平原烈火》第二六章:“在桌后,还有个矮胖的小老头儿,鼻下留一撮小黑须。” (3).一集中。《水浒传》第一一八回:“那 方杰 年纪后生,精神一撮,那枝戟使得精熟,和 秦明 连鬭了三十餘合,不分胜败。” 本来(1) 从一开始 (2) 向来,原来 (3) 原先;先前 (4) 理所当然 无多子没有多少。 宋 张耒 《王晋卿惠诗因次其韵督之》:“遥知美味无多子,犹令此老气如虎。”《五灯会元·临济宗·临济义玄禅师》:“元来 黄檗 佛法无多子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