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卢方春的《陟驼巘》 全文: 雨凉陟驼巘,转历九十折。 短竹亦自阴,小家亦自洁。 寻草补断蹊,行人以旱说。 农哭眼睛落,天懒霹雳歇。 斯民谓天懒,对此予心热。 凭高览清旷,一峰一气结。 峰下桔槔人,踏水脚如血。 短短赤赤秧,传供毒蝗舌。 太息重凝眸,青青天骨出。
参考注释太息(1) 即“叹气”。 (2) 生理现象。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。正常人的呼吸中,一呼一吸称为一息,一息脉动四次,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,脉五动,脉诊上称为“闰以太息”。病理情况下,若患者频频吸气,称为善太息,它是一个症状,可由肝胆郁结,肺气不宜引起 (3) 表示某种感情 陈涉太息回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 感动太息。——清· 张廷玉《明史》 凝眸 定睛去看 敛笑凝眸意欲歌,高云不动碧嵯峨。——李商隐《闻歌》 凝眸远望 青天(1) 蔚蓝色的天空 (2) 晴朗的白天。比喻清官 老百姓管包公叫“包青天” 骨出骨头露出来。形容消瘦。《乐府诗集·清商曲辞三·读曲歌三五》:“飞龙落药店,骨出只为汝。” 唐 李贺 《恼公》诗:“心摇如舞鹤,骨出似飞龙。”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末编·<凯绥·珂勒惠支版画选集>序目》:“桌上的烛火尚有馀光,‘死’却已经近来,伸开他骨出的手,抱住了弱小的孩子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