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过的《古诗》 全文: 凉生见砚窗未糊,秋风射入如相呼。 床头吴钩作龙吼,便欲乘此捣穹庐。 丈夫诗胆如斗大,摩挲笑与歌楚些。 生平柔肠作铁坚,挑尽寒灯拥襟坐。 撞钟打鼓天欲明,鸦未知晓鸡先惊。 夜来有雨不须问,听取窗前蕉叶声。 老僧惯间定较可,山色朦胧半烟销,玉簪委地怕禁持,消息雨中弹指过。 前回十日得一晴,远山松桧如泼青。 痴云冉冉自辟易,半江滚滚金龙生。 桂花毕竟终燥薄。 强出婵娟懒梳掠。 正缘久不见去生,事半苏中扫萧索。 人言快意难得时,世间乐事须生悲。 转头泼墨天地黑,依然雨脚如丝垂。 山翁岂识神龙志,特地霖淫阻游意。 不知金鸭香篆长,拥鼻犹可看文戏。 重重叠叠添青苍,谁谓浓翠绕丛篁。 草木过湿有香意,衣笼笃褥篝龙汤。 峭岩万丈苔斑驳,日固甚佳雨不恶。 晴明晦冥俱可观,刍拳有时荐藜藿。 爱山之痴如爱诗,或日或雨皆足奇。 君不见若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。
名句书法欣赏 草木过湿有香意,衣笼笃褥篝龙汤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草木(1).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。《易·坤》:“天地变化,草木蕃。” 唐 韩愈 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, 盘谷 之閒,泉甘而土肥,草木藂茂,居民鲜少。” 明 刘基 《<悦茂堂诗>序》:“故人不得其性则痛,鸟兽不得其性则瘏,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。” (2).指荒野。《韩非子·说疑》:“此十二人者,或伏死於窟穴,或槁死於草木,或飢饿於山谷,或沉溺於水泉。” (3).比喻卑贱。多用作自谦之词。 唐 陈子昂 《谏刑书》:“臣草木微品,天恩降休,伏刻肌骨,不敢忘捨。” 宋 苏轼 《笏记》之一:“徒倾艸木之心,莫报乾坤之施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