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吴希贤的《梅花歌为礼曹吴以时作》 全文: 暗风吹雪拂铃索,月色苍茫照官阁。 阁前老梅花无数,开时偏近何郎幕。 璚英满枝那可辨,铁干孤撑瘦如削。 疏棂度影见参差,蓦地浮香惊喷薄。 共言天工与真素,坐使群豪费吟噱。 吁嗟我生在闽海,草堂住近城东郭。 江乡十月少霜霰,冻雨敲窗喧腷膊。 是时阳和漏消息,千树垂垂齐破萼。 仙妃香佩入娟妙,渊客明珠成错落。 凌晨见之饶幽兴,便促巾车走岩壑。 溪南春色眩醉眼,驴背诗联满行橐。 迩来阔别十馀载,旧时踪迹今何若。 梦魂劳劳过淮浦,归思迢迢阻庐霍。 亦知人事半衰谢,只有花开宛如昨。 欲傍寒枝问春信,愧无健翼如雕鹗。 长安骄儿爱桃李,此辈俗眼难救药。 主客中郎亦好奇,写入新图慰飘泊。 感君慷慨发孤咏,造化无端归橐籥。 还拟相从探春去,市头豫买双芒屩。 匡时有愿及早偿,岁晚花前同引鹤。
参考注释春色(1) 春天的景色 (2) 指脸上的喜色 醉眼 醉酒后迷糊的眼睛 诗联(1).诗中的上下两句。 宋 陆游 《初夏》诗:“细煅诗联凭棐几,静思棋劫对楸枰。” 明 李开先 《中麓拙对序》:“属对在文事中为末技,然童而习之,至白首有不能得其肯綮者,此与诗联夐别。” (2).指楹联。 明 无心子 《金雀记·探春》:“桃符遣岁,爆竹传声,诗联献吉,颂句新清。” 行橐亦作“ 行槖 ”。即行囊。《新五代史·杂传·张籛》:“ 魏王 继岌 死 渭南 , 籛 悉取其行橐。” 宋 梅尧臣 《次韵答德化尉郭功甫遂以送之》:“袖携一卷诗,行槖更无长。” 金 元好问 《不寐》诗:“日月虚行槖,风霜入敝裘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异七·女侠》:“晚将宿逆旅,主人辞焉,且言镇西北不里许,有尼菴,凡有行槖者,皆往投宿,因导之往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