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张说的《杂曲歌辞。舞马词》 全文: 万玉朝宗凤扆,千金率领龙媒。 眄鼓凝骄躞蹀,听歌弄影徘徊。 天禄遥征卫叔,日龙上借羲和。 将共两骖争舞,来随八骏齐歌。 彩旄八佾成行,时龙五色因方。 屈膝衔杯赴节,倾心献寿无疆。 帝皂龙驹沛艾,星兰骥子权奇。 腾倚骧洋应节,繁骄接迹不移。 二圣先天合德,群灵率土可封。 击石骖马覃紫燕,摐金顾步苍龙。 圣君出震应箓,神马浮河献图。 足踏天庭鼓舞,心将帝乐踟踌。
参考注释八佾亦作“ 八溢 ”。亦作“ 八羽 ”。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。佾,舞列,纵横都是八人,共六十四人。《论语·八佾》:“ 孔子 谓 季 氏,八佾舞於庭,是可忍也,孰不可忍也!” 朱熹 集注:“佾,舞列也;天子八,诸侯六,大夫四,士二。”《汉书·礼乐志二》:“千童罗舞成八溢。” 颜师古 注:“溢与佾同。佾,列也。” 南朝 宋 王韶之 《开封府君歌》:“堂献六瑚,庭舞八羽。” 唐 杨炯 《盂兰盆赋》:“鏗九韶,撞六律;歌千人,舞八佾。” 成行 指旅行、出访等出发上路;启程旅行 年底恐难成行 时龙指良马,骏马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下》:“其王者受命,信有符乎?不然何以能乘时龙而御天哉。”《文选·班固<东都赋>》:“登玉輅,乘时龙,凤盖棽丽,龢鑾玲瓏。” 李周翰 注:“时龙,随方色之马。凡称龙者,美马之言也。” 唐 张说 《舞马词》:“綵旄八佾成行,时龙五色因方。” 五色 指青、黄、赤、白、黑五色,也泛指各种色彩 五色纷披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