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遂的《送李果州归蜀》 全文: 大原发邹鲁,功德被九州。 迢迢数千年,伊洛乘其流。 去之又百载,武夷阐诸幽。 斯文代显晦,天意非人谋。 正脉远相续,何必并世游。 峨峨陵阳山,下镇西南陬。 师法自心得,如亲接前修。 一气妙亭毒,小大各有求。 惟此生息机,不隔春与秋。 皎皎冰雪姿,高疑揖浮丘。 太虚丽日月,纤翳无停留。 本根自深茂,况复加穷搜。 微言析脉理,要指会衿喉。 工夫自中积,应物乃其优。 汉庭高论著,周原出咨诹。 耿耿恻隐心,若将纳诸沟。 拳拳敬王义,敢有非嘉猷。 俯视不义贵,如比空云浮。 所虞素学负,岂愿清名收。 阊阖入云端,蜀天方阻修。 西上香炉峰,江流去悠悠。 问学久不明,风俗日以偷。 塞品谨勿言,令人但深忧。 世如大膏肩,终当待公瘳。 格天未易到,责已尤难周。 大学无已时,白首何当休。 陋质谢顽朽,居然费雕锼。 建德苦不勇,怀知若为酬。 四非去未能,用力信有由。 永当佩深训,无作明公羞。
名句书法欣赏 问学久不明,风俗日以偷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问学(1).求知;求学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,致广大而尽精微。” 郑玄 注:“问学,学诚者也。” 唐 苏鹗 《苏氏演义》卷上:“《学记》云:‘善待问者如撞鐘,叩之小者则小鸣,叩之大者则大鸣,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。’谓善问学者,必待尽其词理委曲之意。” 明 宋濂 《故绍庆路儒学正柳府君墓志铭》:“府君为儿时,重迟不戏,潜心於问学,及壮,益孳孳自治。” (2).犹学问。 宋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十六:“试将此酒反观我,胸中问学当日新。” 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艺林学山五》:“ 用修 自以工考订饶问学,而 仲弘 、 天挺 ,屡以无辜遭剧詆,不亦寃哉。” 吴佐清 《中国仿行西法纺纱织布应如何筹办俾国家商民均获利益论》:“鯫生问学素陋,闻见不多,拉杂成篇,不知有当於万一否。” 不明(1) 没有理解或不懂得 不明事理 (2) 不了解,未弄清 不明真象 风俗 特定区域、特定人群沿革下来的风气、礼节、习惯等的总和 说书虽小技,然必句性情,习风俗。——清· 黄宗羲《柳敬亭传》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。——宋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