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谭楚翁的《感遇·其五》 全文: 幽居昔啙窳,时日如转丸。 况乃金天夕,萧瑟响琅玕。 独宿夜为长,蛬吟穴垝垣。 揽衣出中庭,明月可与言。 织女不秉机,兔丝满故园。 燕麦若堪食,难与蔓草蕃。 济会亮能固,人情无寒暄。
参考注释独宿(1).独眠;一人住宿。《诗·豳风·东山》:“敦彼独宿,亦在车下。”《后汉书·方术传下·公沙穆》:“﹝ 穆 ﹞居 建成山 中,依林阻为室,独宿无侣。” 唐 韩愈 《陪杜侍御游湘西两寺独宿》诗:“幸逢车马归,独宿门不掩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一○三回:“却好 范全 昨晚拣赁的是独宿房儿。” (2).指男女一方无偶独处。 汉 刘向 《列女传·鲁寡陶婴》:“天命早寡兮,独宿何伤,寡妇念此兮,泣下数行。” 南朝 宋 鲍照 《拟行路难》诗之十三:“我曾居君乡,知君游宦在此城……来时闻君妇,闺中孀居独宿有贞名。” 垝垣坏墙。《诗·卫风·氓》:“乘彼垝垣,以望復关。” 毛 传:“垝,毁也。” 南唐 刘崇远 《金华子杂编》卷下:“承乏 丹阳 ,因得追寻往跡,而 祜 之故居垝垣废址,依然东郭长河之隅。” 宋 郭彖 《睽车志》卷五:“褰衣揭水,攀垝垣以入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画皮》:“﹝ 王生 ﹞心疑所作,乃踰垝垣,则室门亦闭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