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张达的《义妇辞为王佐妻万氏作》 全文: 结发事闺阃,盟心同死生。 如何中弃捐,不得长合并。 迩者被嘉命,校艺赴吴城。 临岐重寄托,肃穆候亲庭。 旨甘毋或缺,旦夕善寝兴。 斯情靡有违,庶用慰徂征。 岂不恋兹爱,所忧在国程。 自从分别来,魂梦但怔营。 归途冒霜露,果为二竖婴。 百药鲜一效,良工徒折肱。 拊膺哭九京,白日昧光晶。 苍旻胡不仁,妾身独㷀㷀。 妇人失所天,贵富何足荣。 生命虽云艰,独生宁自经。 跂予慕高躅,感此双涕零。 时俗薄伦叙,骨肉犹相轻。 何况合恩义,焉识墨与绳。 夫有忠孝诚,妇有义烈称。 清风播万古,粲粲垂令名。 太史采篇什,此辞良可徵。
参考注释高躅(1).崇高的品行。《晋书·隐逸传赞》:“确乎羣士,超然絶俗,养粹巖阿,销声林曲。激贪止竞,永垂高躅。” 唐 颜真卿 《临淮武穆王李公神道碑铭》:“体浑元之正性,秉弘毅之高躅。” 明 李东阳 《送南京国子祭酒谢公诗序》:“其他名师硕士,踵高躅而延餘光者,盖亦多矣。” (2).指有崇高品行的人。 宋 苏舜钦 《送安素处士高文悦》诗:“近臣上荐书,天子渴高躅。” (3).指归隐。 唐 卢纶 《酬李端长安寓居偶咏见寄》:“唯当俟高躅,归止共抽簪。”《太平广记》卷七五引 唐 张读 《宣室志·王先生》:“有 弘农 杨晦之 ,自 长安 东游 吴 楚 。行至 乌江 ,闻先主高躅,就门往謁。” (4).健步。 (5).比喻雄健豪迈的艺术风格。 唐 窦臮 《述书赋》:“高躅莫究其涯,雄风于焉已扇。” (6).比喻艺术风格雄健豪迈的诗文作品。 涕零 哭泣流泪 涕泣沾襟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