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曾巩的《奉和滁州九咏九首游琅琊山》 全文: 飞光洗积雪,南山露崔嵬。 长淮水未绿,深坞花已开。 远闻山中泉,隐若冰谷摧。 初谁爱苍翠,排空结楼台。 {左车右献}{左车右献}架梁栋,辉辉刻琼瑰。 先生鸾凤姿,未免燕雀猜。 飞鸣失其所,徘徊此山隈。 万事于人身,九州一浮埃。 所要挟道德,不愧丘与回。 先生逐二子,谁能计垠崖。 所怀虽未写,所适在欢咍。 为语幕下士,殷勤羞瓮醅。
参考注释飞鸣(1).边飞边鸣。 晋 潘岳 《射雉赋》:“越壑凌岑,飞鸣薄廩。” 宋 苏轼 《后赤壁赋》:“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,非子也耶!” 鲁迅 《南腔北调集·上海的儿童》:“他决不会飞鸣,也不会跳跃。” (2).比喻显身扬名。语本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﹝鸟﹞虽无飞,飞必冲天,虽无鸣,鸣必惊人。” 唐 韩愈 《赠别元十八协律》诗之五:“嗟我摈 南海 ,无由助飞鸣。” 宋 曾巩 《杂诗》之一:“三季已千载,古道久荒榛,纷纷 东汉 士,飞鸣不当辰。” 其所 一个合适的或指定的位置 各得其所 徘徊(1)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在街上徘徊 (2) 比喻犹豫不决 三纳之而未克,徘徊容与,追者益近。——明· 马中锡《中山狼传》 (3) 危险常顾 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山隈山的弯曲处。 晋 潘岳 《杨仲武诔》:“朝济 洛川 ,夕次山隈。” 宋 欧阳修 《永州万石亭》诗:“作诗示同好,为我铭山隈。” 清 洪亮吉 《夜宿茅山元符宫下饮石坛作》诗:“树杪下石坛,山隈面平麓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