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皮日休的《太湖诗。初入太湖(自胥口入,去州五十里)》 全文: 闻有太湖名,十年未曾识。 今朝得游泛,大笑称平昔。 一舍行胥塘,尽日到震泽。 三万六千顷,千顷颇黎色。 连空淡无颣,照野平绝隙。 好放青翰舟,堪弄白玉笛。 疏岑七十二,山雙山雙露矛戟。 悠然啸傲去,天上摇画艗。 西风乍猎猎,惊波罨涵碧。 倏忽雷阵吼,须臾玉崖坼。 树动为蜃尾,山浮似鳌脊。 落照射鸿溶,清辉荡抛扌雹。 云轻似可染,霞烂如堪摘。 渐暝无处泊,挽帆从所适。 枕下闻澎湃,肌上生瘮□。 讨异足邅回,寻幽多阻隔。 愿风与良便,吹入神仙宅。 甘将一蕴书,永事嵩山伯。
参考注释七十二古以为天地阴阳五行之成数。亦用以表示数量多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古者封 泰山 禪 梁父 者七十二家,而 夷吾 所记者十有二焉。”《玉台新咏·古乐府诗<相逢狭路间>》:“入门时左顾,但见双鸳鸯。鸳鸯七十二,罗列自成行。” 唐 李白 《梁甫吟》:“东下 齐 城七十二,指挥 楚 汉 如旋蓬。” 清 魏源 《三湘棹歌·蒸湘》:“水复山重行未尽,压来七十二峰影。” 矛戟矛和戟。亦用以泛称兵器。《诗·秦风·无衣》:“王于兴师,修我矛戟,与子偕作。”《荀子·荣辱》:“伤人之(一作以)言,深於矛戟。” 唐 元稹 《酬乐天东南行》诗:“判身入矛戟,轻敌比錙銖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