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村赛曲》 全文: 老巫伐鼓声鼕鼕,冬醅初熟霜柑红。 合家罗拜致虔恭,村村乐事传豳风。 黍稌堆西稻堆东,仓箱万亿快年丰。 谢神默佑恩何穷,赛罢福酒先酬翁。 老巫牵羊别家去,来年大有神应助。
参考注释牵羊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:“ 周武王 克 殷 , 微子 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,肉袒面缚,左牵羊,右把茅,膝行而前以告。於是 武王 及释 微子 ,復其位如故。”后以“牵羊”、“牵羊肉袒”、“牵羊把茅”表示降服或用为降服的典故。《资治通鉴·后唐庄宗同光三年》:“ 蜀主 白衣、衔璧、牵羊,草绳縈首,百官衰絰、徒跣、舆櫬,号哭俟命。” 清 吴伟业 《读史杂感》诗之八:“已设牵羊礼,难为刑马心。” 李一 《荆宜施鹤光复记》:“与其作牵羊肉袒之断头将军,何如以败卒残兵而背城一战。” 章炳麟 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》:“尽 顺天城 之中,无不牵羊把茅,甘为贰臣者。若其不事异姓,躬自引决,縉绅之士,殆无一人焉。” 别家 别的人家或单位 我到别家去瞧瞧 来年 未来的一年;下一年 大有(1) 许多 大有作为 (2) 大丰收 大有之秋 神应谓神灵感应。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物至而神应,知之动也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七启》:“神应休臻,屡获嘉祥。”《北史·齐纪上·高祖》:“﹝ 神武皇帝 ﹞尝乘驛过 建兴 ,云雾昼晦,雷声随之,半日乃絶,若有神应者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