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投子犹可骇,手足未舒展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德洪的《送元上人还桂阳建转轮藏》 全文: 参考注释投子博具。或云起于 战国 ,或云创于 三国 魏 曹植 ,取其投掷之义。初用玉制,只两颗,后改用骨制,故又称“骰子”,增至六颗。每颗成正立方体,六面分别刻一点至六点之数,投掷以决胜负。点着色,故后世又称“色子”。参阅 唐 李匡乂 《资暇集·投子》、 宋 高承 《事物纪原·博弈嬉戏·投子》。《史记·范雎蔡泽列传》“或欲大投” 南朝 宋 裴駰 集解:“投,投子也。” 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三钞·平索看精》:“观下文有律令,有头盘,有抛打,殆亦以投子为之耶?” 可骇令人惊讶;令人震惊。旧题 唐 柳宗元 《龙城录·李太白得仙》:“道士於碧雾中跨赤虬而去, 太白 耸身健步追及,共乘之而东去,此亦可骇也。” 范文澜 蔡美彪 等《中国通史》第三编第二章第四节:“由于战争破坏,人口遭受可骇的损失。” 手足(1) 指兄弟 亲如手足 (2) 指举动、动作 手足无措 (3) 指党羽,爪牙 广有手足 (4) 手和脚 舒展(1) 伸展;不卷缩 山鸡和野雉在路旁的深草中扑噜扑噜地舒展翅膀。——姚雪垠《李自成》 (2) 舒畅;舒适 这样气势最开阔,肢体最舒展。——《记一辆纺车》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