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耒的《自南京之陈宿柘城》 全文: 荒城人稀荆棘老,野兔惊跳出寒草。 苍苍落日黄云西,驱马城边寻古道。 入门四顾皆桑田,居民三五依道边。 暮投佛寺下马立,冲眼满屋燃萁烟。 老僧自言八十余,老矣不能营所居。 村僮依灶展败席,上有空梁悬木鱼。 旋汲新泉濯双手,青灯照客黄昏后。 群儿烂漫眠我前,新月欲倾光入牖。 夜敲僧室借酒壶,不惜青钱取次沽。 酒香入户推枕起,剔灯吹火燃铜盂。 大杯一沃不留滴,满眼棼然睡来集。 明朝上马倒残壶,不怕新霜败裘湿。
参考注释老僧(1).年老的和尚。 唐 韩愈 《与孟简尚书书》:“ 潮州 时,有一老僧号 大颠 ,颇聪明,识道理。” 宋 陆游 《夏夜泛舟书所见》诗:“山房犹復畏炎蒸,长掩柴门媿老僧。” 清 郑燮 《题画兰二十一则》之七:“昔游 天目山 ,与老僧坐密室中,闻幽兰香,不知所出。” (2).老和尚自称。《警世通言·宋小官团圆破毡笠》:“老僧与檀越又有一段因缘,愿投宅上为儿,以报盖棺之德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回:“居士,你但放心,説兇得吉。你若果有山高水低,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。” 不能(1) 不可能;不能够 又北向,不能得日。——明·归有光《项脊轩志》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(2) 〈方〉∶不允许,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(3) 〈方〉∶不至于 所居住宅;住处。《剪灯新话·水宫庆会录》:“ 至正 甲申岁, 潮州 士人 余善文 ,於所居白昼闲坐,忽有力士二人,黄巾绣袄,自外而入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 康熙 中, 献县 胡维华 以烧香聚众谋不轨。所居由 大城 、 文安 一路行,去京师三百餘里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