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朱同的《雪后喜晴三用韵奉寄黄陈二亲一笑》 全文: 画屏楼前高插空,远树如发冰珑松。 羲和驾龙海上来,净扫丰隆藏雨工。 平地琼瑶一尺强,斯须已作春泥融。 乃知幻物徒为耳,变化神速由苍穹。 高冈尚严凝万里,鸣天风玉削芙蓉。 射初日金碧,焜耀光玲珑。 此时十二栏,清兴谁能同。 初平鞭羊起白石,仙骨肯受羁樊笼。 亦有耽睡人,玩易知旋丰。 二仙俱为方内游,妙悟元化知通穷。 根归乃枝萌,夫岂心冲冲。 我欲乘风三山行,更向逋仙探寒丛。 人间富贵宁几何,使我不得童颜红。 柯山太华只目前,涧水原与沧溟通。 赓酬不尽登临兴,却笑信笔徒匆匆。
参考注释平地 平整土地 琼瑶(1) 美玉 身居锦秀心无爱,足步琼瑶意不迷。——《西游记》 (2) 比喻别人酬答的礼物、诗文、书信等 琼瑶满匣 (3) 比喻似玉的雪 只见朔风凛凛,冷气嗖嗖,却已琼瑶密布,飘下一天雪来。——《镜花缘》 一尺(1).表度量。十寸为一尺。《庄子·天下》:“一尺之棰,日取其半,万世不竭。” 汉 刘向 《说苑·辨物》:“度量衡以黍生之为一分,十分为一寸,十寸为一尺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八四回:“原来那 天山勇 ,马上惯使漆抹弩,一尺来长铁翎箭,有名唤做一点油。” (2).形容极短或极宽,多含夸张之意,非实指。《韩诗外传》卷七:“ 子贡 曰:‘两国搆难,壮士列阵,尘埃涨天。 赐 不持一尺之兵、一斗之粮,解两国之难。’” 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王僚使公子光传》:“市吏於是与 子胥 俱入见王, 王僚 恠其状伟,身长一丈,腰十围,眉间一尺。” 唐 孟郊 《秋怀》诗之三:“一尺月透户,仡栗如剑飞。” 斯须 一会儿的功夫,片刻 斯须就毙 且停斯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