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王昌龄的《观江淮名胜图》 全文: 刻意吟云山,尤知隐沦妙。 远公何为者,再诣临海峤。 而我高其风,披图得遗照。 援毫无逃境,遂展千里眺。 淡扫荆门烟,明标赤城烧。 青葱林间岭,隐见淮海徼。 但指香炉顶,无闻白猿啸。 沙门既云灭,独往岂殊调。 感对怀拂衣,胡宁事渔钓。 安期始遗舄,千古谢荣耀。 投迹庶可齐,沧浪有孤棹。
名句书法欣赏 沙门既云灭,独往岂殊调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沙门 梵语的音译。出家的佛教徒的总称。也指佛门 老孙一向秉教沙门。——《西游记》 独往(1).犹言孤往独来。谓超脱万物,独行己志。 三国 魏 嵇康 《四言赠兄秀才入军》之十七:“含道独往,弃智遗身。”《文选·江淹<杂体诗·效许询“自序”>》:“遣此弱丧情,资神任独往。” 李善 注:“ 淮南王 《庄子略要》曰:‘江海之士,山谷之人,轻天下,细万物,而独往者也。’ 司马彪 曰:‘独往,任自然,不復顾世。’” 唐 杜甫 《雨》诗:“浮俗何万端,幽人有高步。 庞公 竟独往, 尚子 终罕遇。”参见“ 独往独来 ”。 (2).一人前往。《周书·武帝纪下》:“诸将固请还师,帝曰:‘……卿等若疑,朕将独往。’” 宋 苏轼 《书李世南所画秋景》诗之二:“不是溪山曾独往,何人解作掛猿枝。” 章炳麟 《革命道德论》:“值大事之阽危,则能悍然独往,以为生民请命。” 殊调与众不同的格调、意趣。 唐 王昌龄 《观<江淮名胜图>》诗:“沙门既云灭,独往岂殊调!” 唐 李白 《上李邕》诗:“时人见我恒殊调,见余大言皆冷笑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