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周文质的《【双调】新水令_思忆落红风》 全文: 思忆。 落红风里不闻声,叹东君渐成薄幸。 却艳冶,又飘零,叶底残英,刚留住惜花性。 对景愁倍增,追思旧行径。 苏卿偏识临川令,俏心肠忒志诚。 笑将风月好前程,轻付与俊书生。 奈春情庭院关不定,被东风吹满宸京。 隐隐仙姬去也,悠悠环佩无声。 柳青青,竹亭亭,观绝楼头潇潇景,想尽花间怯怯情,添沉心上厌厌病,都只为剖钗分镜。 寂寂黄昏户半扃,独立闲庭。 谁道下一言为定?俺执手到数千回,刬地孤令。 相逢常约西厢事,到来不奉东墙命。 无言暗省,秦楼何夕彩云回,瑶琴昨日冰弦断,碧天今夜孤星耿。 露寒衣袂轻,风定帘栊静,偏觉更长漏永。 香消不暖梦蝶魂,月明应搅幽禽宿,灯青偏照离鸾影。 谁将才子情,说与佳人听?今夜里休来俺梦境。 从知道枕儿单,也填不得被儿冷。
名句书法欣赏 露寒衣袂轻,风定帘栊静,偏觉更长漏永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寒衣 冬天御寒的衣服,如棉衣,棉裤等 就居求寒衣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 帘栊(1).亦作“ 帘笼 ”。窗帘和窗牖。也泛指门窗的帘子。 南朝 梁 江淹 《杂体诗·效张华<离情>》:“秋月映帘笼,悬光入丹墀。” 宋 史达祖 《惜黄花·定兴道中》词:“独自捲帘櫳,谁为开尊俎!恨不得御风归去。” 明 徐元 《八义记·宴赏元宵》:“开宫扇,起帘櫳,满堂笑语与民同。” 陈毅 《游阳朔》诗:“竹林茅舍时出现,后有飞瀑透帘櫳。” (2).指闺阁。 唐 李昂 《赋戚夫人楚舞歌》:“ 汉王 此地因征战,未出帘櫳人已荐。” 清 吴伟业 《西田招隐》诗之二:“曲处通帘櫳,茶香具含蓄。” 更长漏永漏:漏壶,古代的计时工具。形容漫漫的长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