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胡寅的《寄题义陵吴簿义方堂》 全文: 万生天地间,灵者乃知义。 何独於义明,而利心亦炽。 兹焉分两轨,君子小人异。 录义一毛輶,百川利趋亟。 纷纷冒货贿,役役奔势位。 资之以狼贪,攘之以螳臂。 深较毫厘差,交攻兵刃剚。 大贾五日金,徙蜀死无庇。 小偷惭簠簋,褫魄对犴吏。 一生几量屐,身后粪土弃。 夫岂无良心,羽惯遂殊致。 试令呼之跖,悍目艴然视。 又或号之夷,喜笑亦随至。 也知情誉好,宁自浊污置。 颓波日不反,方跖尚当愧。 有美短簿贤,老矣能劼毖。 善为子孙谋,辟堂寘经笥。 松筠岁寒色,不种春藻媚。 郴山固奇变,其江泻青翠。 盘礴以蜿蟺,淑气宜产粹。 是将出秀民,庸称名堂意。 原言承学子,不受流俗渍。 虽共鸡鸣起,拳拳闵颜志。 本原孝而恭,由此充其类。 附翼而攀鳞,四科有升次。 或夸诡遇功,固耻与之比。 何况浮云侣,秋露草头坠。 勿忘先师言,亦何必曰利。
参考注释小偷(1) 偷东西的人 (2) 盗窃者 簠簋(1).簠与簋。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簠簋俎豆,制度文章,礼之器也。”亦借指酒食、筵席。《晏子春秋·杂上十二》:“ 景公 饮酒,夜移于 晏子 之家……公曰:‘酒醴之味,金石之声,愿与夫子乐之。’ 晏子 对曰:‘夫布荐席,陈簠簋者,有人,臣不敢与焉。’” (2).犹苞苴。指贿赂。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台省·王聚洲给事》:“ 滇 人 王聚洲 ,以庶常授工科给事,素有才名,慷慨论事,物情甚嚮之。忽为 郑御史 环枢 所劾。专指其簠簋,秽状满纸。 王 不待处分竟归。”参见“ 簠簋不饰 ”。 褫魄夺去魂魄。《文选·张衡<东京赋>》:“罔然若酲,朝罢夕倦,夺气褫魄之为者也。” 薛综 注:“惘然如神夺其精气,又若魂魄亡离其身。” 宋 叶适 《郑景元墓志铭》:“其论议愤发,笔宽墨餘,佞者褫魄,贵者夺色。” 清 屈复 《力士椎》诗:“ 祖龙 不死安可得,輼凉车已先褫魄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