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胡寅的《题人州砻岩》 全文: 盖山限华夷,夷水不得出。 涧壑相奋撞,竟朽此山骨。 想其初洞达,借势有神物。 臂开青石壁,黤黮乌龙窟。 奔流成长溪,岩洞寒突兀。 秉烛千步游,怪景才仿佛。 华发结乳顶,空翠谁扫拂。 石田耕未熟,石鼓响不没。 灵仙眇羽化,古庙凛纡郁。 我来庚伏初,弄水解缨绂。 清甘流渴肺,妙听含钟律。 两腋御泠然,回产叹飘忽。
参考注释石壁 有相当高度、表面呈垂直或悬垂的悬崖或峭壁 黤黮(1).黑暗貌。 晋 刘伶 《北芒客舍》诗:“泱漭望舒隐,黤黮玄夜阴。” 唐 韩愈 《上留守郑相公启》:“必诸从事与诸将吏未能去朋党心,盖覆黤黮,不以真情白露左右。” 明 宋濂 《云中辞》:“及其黤黮鬱勃,铁马长驱,雷电为之恍惚,而甘霖注焉。” (2).指 黯黮滩 。 五代 齐己 《行路难》诗:“行路难,君好看。惊波不在 黤黮 间,小人心里藏崩湍。” 乌龙(1).黑龙。 清 袁枚 《新齐谐·风水客》:“公面纯黑,颈以下白如雪,相传乌龙转世。官至大学士。” (2).犬名。 晋 陶潜 《搜神后记》卷九:“ 会稽 句章 民 张然 ,滞役在都……养一狗,甚快,名曰乌龙。” (3).泛指犬。 唐 李商隐 《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》诗:“遥知小阁还斜照,羡杀乌龙卧锦茵。” 宋 柳永 《玉楼春》词之五:“乌龙未睡定惊猜,鸚鵡能言防漏泄。”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兽一·狗》:“或云为物苟且,故谓之狗……俗又讳之,以龙呼狗,有乌龙、白龙之号。” (4).指马。 元 杨维桢 《昭君曲》:“将军 汉 家高筑坛,身骑乌龙虎豹颜。” (5).指 浙江省 建德县 的 乌龙山 。 宋 陆游 《乌龙雪》诗:“ 乌龙 如真龙,妥尾卧江磧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