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用白居易新乐府成五十章并效其二十·缚戎人(达穷民之情也)》 全文: 縳戎人,不是戎人实汉人。 乡贯凉原没落蕃,皮裘毛带束系身。 牧羊饲牛多苦辛,冒死奔逃欲归汉。 忽逢汉军出拜见,却被将军缚作蕃,同彼真蕃作俘献。 有诏赦死徙南方,离却蕃乡投蛮乡。 蛮乡言语本不解,有苦谁诉泪万行。 凉原故地不得归,蕃中妻子叹别离。 较诸真蕃更增苦,穷民之情谁达之。 居易作歌良有以,边将冒功率如此。 缚戎人,听我今歌缚戎真。 促浸官寨噶喇依,大兵四面重重围。 据高压下逐步进,夺碉破柴力不遗。 神器火攻贼益惧,土囊堆积聊避危。 复断水路艰取汲,立待朝夕成扫犁。 乃群面縳蕃城出,牵羊肉袒难恕其。 亦有汉人则实逆兵降贼者,行营示众正*法明凌迟。 是皆同闻共睹之实事,岂如唐代冒功屈陷以诈为巡归。 郊台奏凯宴,献庙献俘蒇礼仪。 缚戎人,由今视昔非同彼,纵有香山之才奚为辞。
参考注释凯宴欢乐的宴会。 南朝 齐 王融 《三月三日曲水诗序》:“信凯讌之在藻,知和乐於食苹。” 献俘(1).古代一种军礼。凯旋时以所获俘虏献于宗庙,显示战功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﹝ 晋 师﹞振旅,愷以入于 晋 。献俘、授馘,饮至、大赏。” 杜预 注:“献 楚 俘於庙。” 唐 陈子昂 《为建安王与诸将书》:“六军长驱,此月将发,恨不得与诸公等共观诸将斩馘献俘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西域用兵始末》:“﹝我兵﹞并获 青海 叛贼 罗卜藏丹津 ,先后槛入,行献俘礼。” (2).泛指献交俘获之人。 清 陈梦雷 《解介士传》:“﹝ 伍员 ﹞选壮士伏大泽中,夜纵火, 敖 果率众譟而出,悉擒之,加束缚,献俘於王。” 礼仪 礼节和仪式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