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包彬的《龙山诗·其二》 全文: 探幽兴不穷,路转寺门右。 雨余山路湿,侧足敢驰骤。 崆峣千人岩,鬼工为琢镂。 初进坳堂形,气暖若含酎。 其旁窅冥冥,惟闻阴风吼。 缘壁伛偻行,踣前惊踬后。 怪石骇心魂,仰面石齿斗。 此境难久留,出险神犹瞀。 僧移茗具来,掬泉敢浮沤。 茶烟袅孤细,微有白云逗。 石花点新绿,气与涧芳糅。 幽鸟啼一声,林际残阳漏。 缓步归山房,暝色敛群岫。
参考注释浮沤水面上的泡沫。因其易生易灭,常比喻变化无常的世事和短暂的生命。 唐 姚合 《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》诗:“走童惊掣电,飢鸟啄浮沤。” 宋 范成大 《石湖中秋二十韵感今怀旧而作》:“水天双对镜,身世一浮沤。” 明 无名氏 《赠书记·认男作女》:“老爷若放浮沤,情愿焚香顶礼,朝夕把恩酬。” 清 恽敬 《海会庵放生河碑铭》:“圣人愚人,善禽恶兽,如大海中浮沤,大空中飞尘。” 郭沫若 《女神·蜜桑索罗普之夜歌》:“无边天海呀,一个水银的浮沤。” |